發布時間:2020-10-05 13:00 發布人:admin
制定醫院的整體管理規范——主要是確立標準,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工作標準,如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態度、崗位職責、言語表達、行為舉止等,第二個方面是醫療標準,主要有診斷標準、治療標準、護理標準。一切標準的制定一定是要以醫院的醫療工作為中心,醫療質量為核心,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障病人的安全,滿足病人的每一項需求。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醫療方面的三個標準。
一、診斷標準
每一種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診斷標準,我們都在教科書中學習過,我在這里就不闡述了。我要講的是我們如何完善其診斷標準,用正確的方法去執行診斷標準,避免漏診和誤診的發生。
1、遵循其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演變,理清四個關系: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
②、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③、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④、透過現象看本質。
運用醫學的基本知識、哲學的原理、辯證的關系去實踐循證醫學。
2、認真仔細收集、分析:主訴、現病史、既往史、過敏史及體格檢查和各種實驗室檢查的陽性指標,提供其診斷依據。
3、運用排除法的手段,進行鑒別診斷,排除其相似或相關聯的一些疾病。
二、治療標準
關于治療標準:每一種疾病均有其針對性的治療標準和治療程序。另外,有些疾病還可以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由于科學的進步,治療技術和治療標準也在不斷的創新。我這里要講的是一些治療上的方法、程序和所遵循的原則。
1、臨床路徑
在遵循醫療核心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其臨床路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其治療內容。
2、治療方案
通過對疾病全方位的評估,制定其符合的個性化、標準化治療方案。
3、治療過程
各級醫生,尤其是主管醫生必須隨時跟蹤、反饋患者的治療體驗,及時向上級醫生匯報,隨時調整或修改治療方案,達到最佳效果。
例如混合痔的治療、肛周膿腫的治療。
4、治療結果
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但是由于醫學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和其他條件的影響,往往是有時治愈或好轉或改善,只要我們醫生能嚴格按照治療標準,治療程序給予規范性治療,同時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各種幫助,就盡到了醫生的本分和責任。
三、護理標準
國家對護理質量有其硬性標準。我在這里搜索到12個護理方面的標準,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護理人員能夠認真的學習、掌握。
1、基礎護理質量標準。
2、危重病人護理質量標準。
3、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質量標準。
4、病區管理質量標準。
5、急救藥品、器材管理標準。
6、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標準。
7、病房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標準。
8、無菌物品存放及使用的標準。
9、手術室工作質量標準。
10、供應室工作質量標準。
11、急診科工作質量監測標準。
12、護士長工作質量標準。
以上這12個標準希望護士長組織全院護士學習、領會,并嚴格執行。
我這里要講的是如何按照護理標準完成護理工作的一些見解。
1、巡視病房,觀察病人,除嚴格按照護理標準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外,肛腸科患者還要嚴密觀察:
①、肛門疼痛;
②、肛門滲血;
③、排尿、排便;
④、飲食、睡眠;
⑤、補液患者要記出入量;
⑥、發燒患者要觀察體溫變化情況。
要做好:
①、疼痛評估記錄;
②、護理記錄;
③、交班記錄等護理文書。
2、執行醫囑
護理人員必須嚴格、認真、準時執行醫囑,包括書面醫囑和口頭醫囑,并做好記錄和記費。在執行醫囑過程中,如發現醫囑有問題或有異議,應暫停執行,執行醫囑護士第一時間必須向主管醫生、科主任或業務院長或醫務科提醒、匯報、反映,堅決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3、操作規范
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護理技術操作常規與規范》要求執行,切不可違規處置。
4、服務態度和人文關懷
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時間較長,給予患者的服務內容較多,護士的態度和行為直接影響患者的心情,因此要經常加強護士的人倫道德、服務理念、禮儀儀表、行為規范的學習和培訓,盡最大可能服務好患者,提升患者的住院體驗,提升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結語:
全院所有醫務人員都要遵循醫療方面的三個標準,診斷標準、治療標準、護理標準,護士長要組織、協調、監督、檢查醫囑的執行情況和計費情況,隨時和主管醫生及科主任溝通,避免漏費。醫療監督小組在日常工作中和病歷點評中,要按照這三個標準啟動獎懲機制,在標準線以下,要給予懲罰,在標準線以上,要給予獎勵。通過獎懲有度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習慣性。
謝謝聆聽!
2020.7.14